電泳涂裝設備技術及工作原理
發布日期:2016/7/14 18:09:00 點擊數:1455
電泳涂裝設備技術的電泳涂裝的原理發明于是20世紀30年代末,但開發這一技術并獲得工業應用是在1963年以后,電泳涂裝是近30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涂膜形成方法,是對水性涂料最具有實際意義的施工工藝。電泳涂裝設備技術具有水溶性、無毒、易于自動化控制等特點,迅速在汽車、建材、五金、家電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工件經電泳涂裝后,離開電泳槽時會帶出未經電沉積的漆液,必須用水將其沖洗干凈,否則會使漆膜粗糙,甚至會引起已沉積漆膜的“再溶解”,使涂膜防護性變差。
電泳涂裝設計是把工件和對應的電極放入水溶性涂料中,接上電源后,依靠電場所產生的物理化學作用,使涂料中的樹脂、顏填料在以被涂物為電極的表面上均勻析出沉積形成不溶于水的漆膜的一種涂裝方法。電泳涂裝是一個極為復雜的電化學反應過程,其中至少包括電泳、電沉積、電滲、電解四個過程。電泳涂裝按沉積性能可分為陽極電泳(工件是陽極,涂料是陰離子型)和陰極電泳(工件是陰極,涂料是陽離子型);按電源可分為直流電泳和交流電泳;按工藝方法又有定電壓和定電流法。電泳涂裝設備涂裝方法是目前在工業上較為廣泛采用的是直流電源定電壓法的陽極電泳。